近日,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因为发表了一篇歪曲事实真相的文章,被中国外交部多次点名。吴若兰有关部分外国媒体在华所谓“环境”问题呈现恶化趋势的文章,非但没有起到改善形象、挑拨中国民众与政府关系、为长于撒谎的以英国BBC为代表的部分外媒进行辩解的预期效果,而且还因为其混淆视听的核心特征,引发了更加强烈的来自中国民间的不满。
一如外交部新闻发言人3月3日指出的那样,看一个媒体,最重要的是看其报道是否遵守新闻职业道德,是否客观公正。英国媒体BBC为代表的部分外媒,引发中国民众的不满,不是因为吴若兰认为“批评中国政府”,而是因为这些媒体使用被网民戏称为“阴间滤镜”的方式,即通过体现制作人主观恶意,加工编造程度足以扭曲事实,通过裁剪材料和制造冲突等方式,获取能够满足其预设立场的视听材料,制造有关中国的假新闻,然后在全球对中国进行全方位抹黑。
吴大使作为英国派驻中国的官方使节,且主打卖点是其个人对中国的了解,撰写文章的动机不问可知,是要为英美媒体的遭遇提供合理化的解释;这个解释遵循的基本是这样一个框架:被中国政府“深度洗脑”的部分中国民众,“仅仅”因为“外媒批评中国政府”,就进行了强烈的反弹;尽管没有进行明确的溯源和归因,但是在英美自由主义对华居高临下的认知框架下,后续的导向,无非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持续收紧的意识形态管控”、以及“无法有效克服的历史受害者情节”,当然,或许还会贴上一些诸如“民粹主义”、“乌合之众”、“信息茧房”等高端的标签。
这种混淆视听本质上建立在一个假设性的基础之上:今天,吴若兰大使继续坚定而执着地相信,西方政府、媒体,乃至精英,有资格、有能力、有义务,乃至有必要继续在全球,以及特别是在持续崛起的中国,扮演普世价值世界教员的角色。直白的说,这是一种执着近似扭曲,扭曲近似病态的错误认知;是坚持沉迷在西方曾经独步世界的殖民地时代,用所谓传教士情节进行自我催眠和自我感动,无视,或者说,不敢真正承认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不仅超越了西方的预期,而且已经在各方面开始全面拷问西方所谓“历史终结”的错误认知。
直白的说,无论是BBC,亦或者是吴若兰,又或者是欧美数量广阔的各界精英,当前在不同程度和维度上,都面临一场深层次的信仰危机,或者说,认知危机的考验: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通过盲目乐观的“新自由主义”理念幻想的“历史终结”,坍塌了;而且是以一种无法被有效解释的方式,坍塌了,即在面对新冠疫情冲击时,整体性表现出来的治理无能。这种失败,有着重大的意识形态意涵。对西方精英来说,这是任何思考和反思都不能触及的方向;同时,又客观上必须为在此危机过程中累积的心理焦虑和负面情绪,寻找一个可以走向良性循环的外部标靶,于是,中国就顺理成章的面临来自西方非理性的负面情绪发泄型宣传攻势。
这种攻势,有点类似堂吉柯德大战风车怪人:先射箭再画靶子。从给定假定出发,筛选各种信息碎片,构建一个能够满足其全部批判需求的“真相”,用这个被建构的“真相”取代客观存在的真相,然后对着这个扭曲的“真相”或者进行持续且逻辑上自洽的批判。这种批判具备三重功效:在意识形态层面,巩固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在社会治理层面,提供英美民众和精英一个转移注意力的娱乐消费品,通过批判确立自己对非西方的上等人心态,通过关心远距离的“受迫害的异乡人”,缓释身边人因为本国政府无能大量死于新冠带来挫败感和深度抑郁情绪;在个人层面,重新建立外国精英面对中国崛起的内生自信,实现有效的心理调适,保障身心健康。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英国驻华大使那篇文章,本质上是一种病态认知的反应:不仅要证明中国是错的,而且还要证明西方是完全正确的,且中国最终会认可和接受并完全照着西方的要求办,这种执拗,从心理上来说,确实已经非常有风险了:不但自己嗑谎言成瘾实现了自我催眠,而且还必须强制其他人和自己一样的嗑谎言上瘾;具有弥散性、传染性和强制性的某种迹象。当然,或许我们可以反向窥到西方在认知领域在当下的某种真实:扭曲的信息茧房正在以一种扭曲乃至畸形的方式,进行生产和再生产,一如Matrix系列里深度嵌套的矩阵,包括反抗在内,都是被深度规训的产物。
很显然,对中国来说,用自己的行动,加上适当的方式,帮助西方矫正这种扭曲,促成其早日恢复健康,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看看新闻Knews编辑:赵歆 杨臻)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